市委宣传部2025年度部门预算
纳入本部门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两家单位为市委宣传部机关;市电影发行放映培训中心(二级预算单位)。
1、拟订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制度和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法治建设,协调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部门的工作。
2、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市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协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
3、统筹指导协调全市理论研究、学习、宣传工作,组织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阐释、宣传工作。
4、负责规划组织全市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党员教育,组织并且开展群众思想教育。统筹指导协调全民国防教育。
5、负责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组织正面宣传工作。统筹分析研判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 调全 市各新闻单位工作,协调开展新闻发布工作,组织全市热点引导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闻报道工作。配合做好境外来访记者正常采访事务方面的工作。
6、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全市新闻出版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监督管理出版物内容,对全市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研究提出建议,拟订全市新闻出版业的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管理全市新闻出版行政事务,组织协调全市新闻出版领域行政许可工作,协助管理著作权。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扫黄打非”工作,防范和打击集团“”反宣渗透。负责市内主要媒体及新闻记者证申领的监督管理。
7、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市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统筹组织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并且开展精神文明教育。
8、统筹指导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对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业改革发展研究提出建议,协调指导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工作。管理和指导全市电影事务。
9、负责宣传工作的内容建设和口径管理,研究拟订重大敏感问题宣传口径。统筹指导协调全市互联网宣传和内容信息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全市数字新媒体建设与管理。指导互联网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处置协调的监督管理。
10、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广播电视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广播电视阵地管理,拟订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推进广播电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指导全市电视剧行业发展和电视剧创作生产,对全市各类广播电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网络视听服务机构进行监管,监督管理、审查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和质量。监管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推进应急广播制度建设。承担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审查、收录和管理工作。
11、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涉藏外宣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经授权统筹协调全市对外宣传工作,拟订我市对外宣传工作制度和对外宣传事业发展规划。经授权指 导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协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研究拟 订对外宣传政策、口径和涉藏舆论斗争策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涉 藏及反等方面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工作。
12、统筹指导全市舆情信息工作,组织协调开展全市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跟踪了解、研究掌握宣传舆情动态。
13、受市委委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助市委组织部加强对市直宣传思想文化单位领导干部的管理。对县(区)委宣传部部长的任免提出意见。负责有关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管理。负责组织并且开展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和市关于电影发行放映的政策、规定和要求;负责对全市电影放映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承担全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工作任务;负责全市农牧区电影放映发行软硬件建设;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果,为社会提供电影放映发行服务;负责全市城乡电影发行放映培训工作;承办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
市委宣传部本级11个内设机构(正科级),分别是:办公室、干部科(党建工作科)、意识形态工作科、理论教育课、新闻科、文化艺术科、出版科、宣传宣教科、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科、科技与安全传输保障科、对外宣传科。
市委宣传部本级下属5个事业机构,分别是:文明办、讲师团、舆情信息中心、收听收看中心、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大队。
纳入本部门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市电影发行放映培训中心。
市电影发行放映培训中心为科级事业机构,核定编制8名事业编制,其中科级领导职数3名,经费来源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2025年收支总预算6636.84万元。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520.8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16.00万元;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38.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38.5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2.2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59.6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97.53万元。
当年财政预算收入6636.84万元,上年结转为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20.84万元,占总收入98.2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6.00万元,占总收入1.75%。
2025年收支总预算6636.84万元。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6520.8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116.00万元;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38.8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38.5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2.2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59.6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97.53万元。与上年减少1687.37万元、减少率20.26%。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为6520.84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减少947.68万元,根本原因是项目减少。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为6520.8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38.81万元,占65.0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22.57万元,占23.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2.26万元,占6.17%;卫生健康支出159.67万元,占2.45%;、住房保障支出197.53万元,占3.03%。
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207)1522.57万元,文化和旅游(20701)300万元,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2070199)300万元,新闻出版电影(20706)181.87万元,电影(2070607)181.87万元,广播电视(20708)450.70万元,其他广播电视支出(2070899)450.70万元,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799)590万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出(2079903)590万元。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208)402.26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20805)400.5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263.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080506)137.21万元,社会福利(20810)1.68万元,老年福利(2081002)1.68万元。
4、卫生健康支出(类210)159.67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21011)159.67万元,行政单位医疗(2101101)115.96万元,事业单位医疗(2101102)10.7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101103)32.92万元。
人员经费2668.31万元,最重要的包含:工资性支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其他社会保险缴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个人取暖费、独生子女费、煤油补贴、加班补助、休假探亲费、乡镇教职工生活补助、特级教师津贴、其他工资福利支出)、职业年金缴费、住房公积金、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公用经费219.15万元,最重要的包含: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培训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通讯补贴、食堂补助、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工会经费。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总计为52.5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2.50万元,公务接待费0万元。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24年增多7.5万元,增长16.66%,根本原因是2024年机构改革原广电局划入,车辆编制及实有增多,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增长。
因公出国(境)团组0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保有量11辆,国内公务接待批次0人。
市委宣传部本级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拨款116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减少31.88万元,根本原因是2025年度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为预下达,非全年预算数。
2025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203.48,比2024年预算增加63.13万元,增长44.98%。主要是机构改革人员调入公用经费增加。
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17.04万元、电费 6.00万元、邮电费3.60万元、差旅费12.00万元、维修(护)费1.00万元、工会经费27.8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9.50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费用86.48万元,共计203.48万元。
2025年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总额1411.51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1411.51万元。
具体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190万元、周转房维修改造3.1万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图书、视频63.74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运维324.97万元、《问政》277.44万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红色基因库专题展)布展项目552.26万元。
2025年市委宣传部本级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880.21万元;固定资产986.71万元。土地、房屋及构筑物101.24万元(房屋101.24万元)、设备777.30万元、家具和用具74.53万元、非货币性资产33.64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部机关(含下属单位)共有车辆12辆。其中,县级领导干部用车(含在职和离退休部级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方面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12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办公、下乡公务用车。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对确实没办法使用的车辆进行更新购置0辆。
2025年实现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实行绩效目标管理36个,资金3747.11万元.预算绩效项目有36个总金额:3747.11万元。
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红色基因库专题展)布展项目552.26万元
33、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文化安全专项补助资金(西新工程)--村村通运维经费322.44万元
34、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文化安全专项补助资金(西新工程)--寺寺通运维经费92.61万元
35、 甘丹寺广播电视无线年春节联欢晚会西藏分会场经费170.00万元
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指除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营收”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项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与本部门职能职责紧密关联的项目或预算安排支出相对较大的项目(具体重点项目由各部门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市“政民信箱”是社会公众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市政府及市、县(区)各职能部门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的窗口。此栏目既是市政府领导,市、县(区)各职能部门与社会群体、人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也是帮助市政府领导及市、县(区)各职能部门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明显问题的重要渠道,是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真诚欢迎您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对政府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改进的意见。
1、对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措施以及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建议。
信件内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退回或废弃:
1、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写信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2、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3、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事项,应当直接向同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
4、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事项,写信人在办理期限内重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不予受理。
1、如果您反映和投诉的问题,涉及市政建设、居民生活、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请先向问题发生地的县(区)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反映,以便得到及时解决。
2、为了您的信件能够准确、快速的转交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做处理,请务必做到“一事一件”,避免在同一封信中反映两个或多个无关诉求,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不予受理并废弃,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
3、对于同一账号大量多次重复向同一单位写信反映相同问题,属不予受理范围的,办理人员有权直接对重复信件不予受理并废弃,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
4、写信应署本人的真实姓名,不要隐瞒姓名或采用化名、笔名;应当注明本人的具体联系方式,如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等,以便于国家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同来信人保持联系,使信访事项及时得以妥善解决。
5、写信内容应简明扼要,写明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当事人(包括被投诉方/建议方)、投诉或建议要求,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诽谤、诬告陷害他人。
6、为避免重复写信造成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针对表述不清、恶意言语和无实质内容的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废弃,并保留追究恶意写信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7、信件在转交、告知、答复的同时会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写信人,写信人可凭用户账号、密码或信件查询编号登录本网站查看信件情况。
9、请谨慎保管用户名和密码,否则就没办法查询信件回复,密码丢失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查询。